新学期伊始,我系严抓课堂教学质量,产品艺术设计实训室内呈现热火朝天的创作景象。2月25日上午,学院党委委员、工会主席李晓秋、系副主任马文娟、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任莹莹一行走进刘颖教授的《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》课堂,观摩“纸性材料的千变万化”主题实践课。
在90分钟沉浸式课堂中,大家见证了“鉴赏-体验-实践”教育范式的创新落地。课程以西汉麻纸复原案例鉴赏为导入,通过AR技术重现古代制纸工艺,继而引导学生开展古法造纸创新实验。教学中,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以创设的“问题链导学法”启发互动,以小组模式围绕纸材料特性、造型语言展开跨学科探讨。
课程负责人刘颖介绍,本学期全新构建的“基础必修+材料工坊+独立创作”三级课程体系成效显著。现场展示的课程成果中,既有依托学生能力的纤维必修作业,也不乏选入安徽省优质课的纸质包装作品。大家特别关注到限定选修模块设置的铁艺、布艺等五个特色内容,对“传统技艺现代表达”的教学路径给予高度评价。
在课后交流中,李晓秋用“三个突破”肯定课堂成效:突破学科壁垒的材料跨界、突破课堂边界的场域转换、突破评价定式的过程育人。针对下一步发展,她提出“强化科技赋能”“深化产教融合”等建议。
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张颖同学感慨:“从必修课打基础到实践课真创作,这种进阶式学习让我们真正触摸到了艺术的脉搏。”
目前,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已组建佳品设计中心,与安徽宜飞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、马鞍山洲贝等单位建立实践基地。随着“艺术+科技”课程群的全面建设,师生共探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,这场教育内涵建设正在打开美育创新的全新维度。
(文/刘颖 图/张颖 周世瑾 校对/马文娟 审核/胡柱萍 )


